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北京100021) 鄂学礼 90 年代初期, 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其发展势头迅猛。随着饮用纯净水生产厂的不断增加, 从业人员的不断扩大, 饮用纯净水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为了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市场, 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着手组织、制定了相关标准。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核批准, 5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 GB17323- 1998)6 与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BG17324- 1998)6 于1998 年4 月21 日发布, 1999年1月1 日实施。两份标准均为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至目前两份标准正式实施已有半年时间。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两份标准由不同部门制定。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标准( GB17323- 1998)6 由轻工总会组织制定, 侧重于产品的质量指标。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17324- 1998)6 由卫生部组织制定, 侧重于产品的卫学指标。但饮用纯净水属于入口食品, 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卫生、质量两者都十分重要, 无法分离。因此在使用标准时, 两份标准应同时使用。
2、两份标准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制定过程中两份标准都是按照食品标准中毒物指标的定标程序进行的。即首先选定指标, 同时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选择; 然后对选定的产品进行样品抽取, 按照选定的指标进行测试, 并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较后确定指标数据。这种方法为传统的食品定标方法, 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没有选到的指标不一定不重要; 选择的产品及抽取的样品能否有代表性等等。
3、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饮品, 即不含有任何外加食品添加剂, 也没有食品上定义的营养物质,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 饮用纯净水应属于生活饮用水的范畴。但是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85) 相比较, 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均具有卫生学的实际意义, 很过这些数值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的标准中, 只有少数指标的数值, 如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等具有卫生学意义,而多数指标则与卫生学无关, 如pH 值大于7 时会如何? 电导率、总硬度、氯化物等, 即使很过标准所规定的10倍, 20 倍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饮用纯净水的标准主要是针对产品的质量制定的。
4、电导率是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标准的特有指标。电导率表示通过一定距离和截面积的电流强度。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 并以离子的形态存在, 当水中插入一对电很并通电时, 在电场作用下, 带电的离子就会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 水中阴离子移向阳很, 阳离子移向阴很, 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水中含盐量越大, 电导率越大; 水越纯净, 含盐量越少, 电导率越小。因此电导率能够反映水中含盐量的多少, 是水纯净程度的一个指标。这项指标一般在工业纯水中多为使用。
由于电导率是一项物理指标, 其测定值是综合反映水中离子的多少, 并无法明确表明所测值代表的是什么离子。由于水体中各种离子的导电度不同, 因此电导率也不能替代水中溶解性固体的量。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但绝非数学上的比例关系。再者, 若水中含有中性离子, 由于其不导电, 无论多少, 电导率都是测不到的。例如1998 年某市卫生防疫站测定某公司使用电渗析离子交换方法生产的饮用纯净水, 其电导率符合标准要求, 但根据该市地方标准还需测定溶解性固体, 测定中发现溶解性固体很标。经详细测定发现水中含有中性二氧化硅。因此当电导率与溶解性固体出现矛盾时, 应考虑水中可能存在中性离子的问题, 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解释。
5、对于采用蒸馏工艺生产的饮用纯净水, 应注意测定氰化物和挥发性酚。因为若原水遇到污染含有这些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物质会随蒸汽带入到产品中, 在某市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中曾发生过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应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或更换水源。
6、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的菌落总数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 细菌总数含义相同, 均指水中杂菌。通常在食品饮料标准中称为/ 菌落总数0, 而在传统饮水标准中则称为/ 细菌总数根据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 / 菌落总数0 与/ 大肠菌群0的测定采用GB478912 与GB478913标准方法。若按这两个方法介绍的取样量进行测定,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的较低报告数值分别为<10个/ml和/ < 30MPN/100ml0 , 比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的数值约高10 倍。因此测定时应增加取样量。另外应注意, 在测定菌落总数时, 应为48小时培养, 而不是传统的24 小时培养。
7、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标准中对标签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在标签中除了商品名称外, 还必须标明/饮用纯净水的字样, 以区别于其他种类的饮料。
8、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是泊来品, 在国外一般没有对其制定专门的标准。我国也是次制定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的标准, 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如饮用纯净水是人喝的水, 电导率测定值能否说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电导率一般在工业纯水中使用, 以表明水的纯度。如半导体工业用水、电子级高纯水、电厂工业用纯水等, 而在饮用水标准中则使用溶解性固体说明水中的盐含量。在医疗用水, 制药用水等标准中一般两者同时使用或仅使用溶解性固体。如/ 美国药典第二十一版制药用水, 水质要求规范中, 仅使用了溶解性固体, 且标准中各项离子数值的加和不大于溶解性固体指标的数值。再如饮用纯净水标准中规定氯化物为<6mg/L, 电导率为< 10LS/cm, 两者是相矛盾的。在使用电导仪测定前规定用氯化钾( KCl) 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当KCl为015mg/ L 时, 电导率为10LS/ cm, 当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为6mg/ L 时, 氯化钾的浓度为1912mg/L, 此时的电导率则在40LS/ cm 左右。还有, 许多人对纯净水桶饮用纯净水标准中将电导率定的如此之低不甚理解。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对饮水而言, 强调水中离子含量过低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二则因为标准过高, 对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将会加大。如溶解性固体很过450mg/ L时, 通常一级反渗透设备制出的水已达不到要求, 只能采用二级反渗透进行处理, 无形中增加了一级设备。总之, 无论从发展来看,还是从管理来看, 有标准就比没有标准好。但标准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在标准修订时再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