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接上自来水管道,另一头就能流出“洁净安全的纯净水”?老百姓真的能源源不断地喝上“益处多多”的纯净水吗?今年3-5月,市质量技监局对本市桶装饮用水进行了专项抽查,结果显示,172种产品中合格率仅为60.5%。在近期的专项整治中,抽样合格率已提升到了77.9%,但也意味着,仍有逾两成的桶装水因为菌落总数
近几年来,随着饮水机和纯净水的出现和流行,饮用水市场也鱼目混珠。没有健康证的工作人员、较简易的过滤设备、来自废品站的废水桶都为纯净水打上了问号。
桶装水的操作人员也是部分小作坊的隐患。没有健康证,只要会使用简单的设备就能上岗。吴先生透露,两个人就能在小作坊水站里撑起一片天。一个负责装水、接电话,一个则负责送水。有的则是在晚上制作水,白天就能统一送入用水单位。
生产设备简陋,操作过程简单,纯净水桶的卫生状况更是令人堪忧。据悉,饮用水专用纯净水桶每只近30元,而一些小作坊式水站为了尽可能压低成本,往往会从废品回收站“淘金”,收购居民们丢弃的纯净水桶以次充好。
“有没有更便宜的?”面对中国财经报记者的询问,老板表示,较便宜的一种水桶叫黑纯净水桶,只要7元;稍微贵些的叫白桶,要12元。如果需要大量纯净水桶,可以先付订金,过两天来取。老板还说,一般都是供水站的人“指名道姓”采购这些桶,而且这些桶看起来和正规饮用纯净水桶没有区别,“价钱便宜,也吃不死人”。
在废品站附近的几家水站中,吴先生一眼就捕获了“黑桶”和“橡皮桶”的踪迹,但中国财经报记者却难以鉴别,因为外貌看上去,黑桶、白桶和专用桶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看似陈旧了些。在其中一家水站,
吴先生的指点下看到了混迹在一批专用桶中的一只黑桶。“你这里怎么还有黑桶?”面对询问,店员忙不迭地抢过纯净水桶说:“这个纯净水桶已经坏了,早就不用了,放在外面忘了收。”
该水站除了自己品牌的纯净水桶外,还有“正广和”、“斯巴克林”等各类品牌纯净水桶,而店员对此解释说,这都是为了避免居民更换品牌后遭遇损失而收下的。这些桶装水外全包上了该品牌的标识,但是都不规范,有的没有保质期、生产日期等,有的干脆上面只有一个订水电话,却没有厂家的监督电话。
随后,前往浦东新区浦三路附近一家供水站。这家供水站只有大约10平方米,水站门口堆放着几只旧水桶,房间右侧堆满了饮用水桶,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而房间内侧被一道布帘遮挡住了。假称在附近开设了一家新公司,每月需要300桶饮用水。店员一听就来了精神。,供水站的老板是上海人,再转包给他们,开了已经2年多了。
趁其不备,中国财经报记者将帘子挑开一看,这才发现桶装水制作车间就在帘子后面,一个店员正往水桶内灌水。一根橡皮管连接着自来水管,而机器下方就放着水桶接水。
据悉,就在这个小小水站,一天的“生产”量可以达到1000桶,旺季生产量还会成倍增长。“老板为了追求速度,降低成本,很负荷运转过滤网。”吴先生告诉中国财经报记者,过滤网在消毒过程中是主角,为了保证桶装水的质量,过滤网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桶以内具有消毒的效果,很过1000桶,消毒的作用就越来越低。但是,到了旺季,一张过滤网往往要过滤1500-2000桶水。这很负荷消毒的500-1000桶水,消毒效果可想而知。
小作坊生产的饮用水流向何方?10月18日,中国财经报记者在浦东新区南码头地区一连走访了四家水站,其中2家是小作坊供水站,另外2家则是饮用水配送站点,作坊式供水站的供应对象大都是居民饮用水。
浦三路一家供水站的店员告诉,附近小区居民的饮用水都是由他们供应从南码头路上的一家供水站了解到,来此订水的绝大多数是附近居民,在夏天等旺季时,往往一个月就要消费将近2000桶饮用水。
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纯净水的时候要选择知名的品牌,不要图便宜去购买一些便宜的水,那些便宜的水都是对身体有影响的,还有就在在选纯净水桶的时候要喧杂有保质期的那种,纯净水桶的保质期是3年以上。
小编:张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