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桶装水垄断经营引发争议
学生称消费选择权受到了侵害,校方称是出于安全考虑
通讯员 姜锋 陶海 本报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
近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塘校区的100多名学生因食用不明食品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卫生部门未从他们饮用的桶装水中发现问题,但有该校学生称,他们对学校的桶装水供应有看法。
记者了解到,该学院四塘校区在今年9月中旬之前,只选用一个品牌的桶装水。这种一家公司生产的桶装水垄断一个学校饮用水市场的现象在许多高校已屡见不鲜。然而,学生作为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一现象,折射出高校桶装水市场的不正常。
小杂物房存放上百桶桶装水
9月20日晚上,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塘校区的100多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相关部门接到投诉后于次日凌晨 3 时 40 分来到该校一栋宿舍楼前。在宿舍楼一楼的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杂物房内,存放了上百桶桶装水和一些空纯净水桶,品牌包括“益千家”“心怡泉”。据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营饮用桶装水,必须配备储水仓库或店面,达到卫生标准后才能获得卫生许可证,否则无权经营饮用水。
9月21日,记者来到南宁市附近的“益千家”桶装水生产场地。虽然时值中午,但该公司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益千家”桶装水公司负责人董很介绍,他们公司生产的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因此,可以排除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可能。他们公司每天生产一个批次的纯净水有六七千桶,而供应给四塘校区的 100 多桶水是 9 月 18 日生产的,也就是说,如果该校的学生因饮用他们生产的水出现不适反应,那么别的地方饮用同一批次水的人也会出现不适反应。但是,直到 9月21日中午,除了四塘校区外,他们未接到其他地方的类似反映。董很说:“如果发现水有问题,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召回流入市场的产品,不会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
高校桶装水市场有潜规则
记者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塘校区采访时发现,从 2006 年至今年 9 月,该校区的桶装水市场始终被一家桶装水公司垄断,9 月中旬以后,又被另一家桶装水公司垄断。记者了解到,很多高校的桶装水市场均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公司独占。
“独占一所大学的饮用水市场并非易事。”业内人士胡先生透露,以西乡塘区某大学为例,某公司要独占该大学市场,首先要打通学校后勤部门的关系,然后为该校的教师免费提供饮用水。到了秋季,桶装水供应商还要为军训的学生提供免费用水。有的大学学生人数较多,一天几乎喝掉1000桶桶装水。
要独占一所大学的桶装水市场,花费如比大的代价值得吗?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肯定值得,垄断一所学生较多的大学饮用水市场,可以养活一家桶装水生产企业。
“当一个区域的市场被垄断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桶装水打入高校市场,需要投入不少经费,这就增加了水的成本。成本提高了,商家肯定要想办法赚回来,这就可能出现以次充好、水质下降的情况。另外,当一个品牌的水垄断校园市场后,学生自由消费的权利就会被侵害。
学生希望拥有消费自主权
9月、10月是饮用水的销售旺季。此时学校开学,学生是很大的消费群体。桶装水生产企业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0月16日,在南宁市大学路一所大学的宿舍楼下,记者看到上百桶桶装水成排地摆在路边。一些学生表示,这些桶装水经常被放在路边经受风吹雨打,他们已经见惯不怪了。
宿舍楼的管理人员解释,之所以放到路边,是为了方便送水人员。学校宿舍需要大量的桶装水,桶装水企业不可能一桶一桶地从仓库拉过来,为了节约成本,一般会整车运到宿舍楼下,摆在路边。记者在南宁市的其他几所高校调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不过,一些学生对此却有不少意见,因为校园内不再允许其他品牌的桶装水进入,他们没法比较质量,价格也没法选择。一些学生希望桶装水市场能够多元化。不过,高校管理方对此的解释是,招标一个品牌进入学校,是出于卫生及安全管理考虑。学校会对中标的桶装水企业进行全面考察,这是对学生们的安全负责。
购买桶装水应留心封口标签
南宁市一家桶装水公司的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桶装水质量监控力度。正规的品牌桶装水企业,投入资金对设备、消毒设施等进行更新,因此,成本较高;而小部分的企业不舍得花这笔资金,因此在价格上有优势,在进入高校市场时,产品也往往“低价低质”。
除了生产、包装、运输过程外,还有一些不良商贩直接从自来水龙头灌装桶装水,冒充品牌桶装水打入市场,牟取暴利。
广西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协会联合工商部门,查处了数家假冒桶装水的生产企业。其中,柳州两家地下桶装水生产窝点,在水龙头上装一个过滤器,就直接灌装桶装水出售了。
新科塑业